伦敦舞台展示中国诗词,东西文化交流艺术精彩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23-02-02 09:12:47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据英国金丝结总联盟消息,2023年1月27日,英国北京艺术团主办、英国金丝结总联盟协办的2023新春“诗与歌”国际金丝结音乐会在伦敦牛津街摄政厅隆重举办;晚会突出了“爱与和平,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联通世界主题,中英艺术家们共同携手为观众送上了一台以中国诗词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彩盛宴。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刘红梅参赞与田承彬领事、英国华人企业家俱乐部任广峰主席、英中律师协会主席朱小久MBE、英国惠东宝同乡会邓桂芳会长等多位侨领,英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吴芳思博士等嘉宾参加了音乐会。刘红梅参赞在致辞中说,“主办方聚合了中英优质资源,先后举办了多场庆典及文艺演出弘扬中华文化,中英文明交流搭建了平台,我代表中国驻英大使馆对此表示崇高的敬意也祝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晚会一开场,女高音歌唱家王晨的一首《关雎》立即就把观众带回到千年前《诗经》里描述的美好动人场景。

来自英国的JOHAN 一边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边缓缓走上舞台。他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对祖国山河壮美风光的热爱及豪放旷达的诗风。

伦敦西区著名音乐剧演员中英混血儿CARL MAN,演唱了由他主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曲IT’S MY LIFE,令观众瞬间回到当下一月底的伦敦夜晚,灯光璀璨,群星闪耀。



中国古典诗词歌赋部分特色最为亮眼,这是整台节目选编不同于其它晚会的一大特点,节目中大量融入古诗词、古曲,以及原创音乐、诗歌,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谱曲便为诗与歌的新形式,特别是《饮中八仙歌》更是把诗、曲、人结合得美妙无比。作曲家江礼老师亲自钢琴伴奏、段贞珍“凌乱“的脚步把古代诗人的醉态和神采表现得淋漓尽致。



外国友人即使完全不懂诗歌的背景也看得津津有味。赵津老师在京胡的伴奏下吟诵和演唱的唐诗《春夜喜雨》短小精悍,别开生面!男中音歌唱家曹群老师演唱了一曲《点绛唇 赋登楼》,厚重饱满,韵味绵长。

《金陵酒肆留别》、《结庐在人境》都是古诗谱新曲的佳作,江礼老师音乐和文学素养深厚,为两首诗词作曲。年轻音乐人涂议嘉作曲并用古筝演奏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其文化背后的生活哲学更是寓意无穷。

14岁的少年歌手赵希朗演唱了一首《声声慢》,杨远帆钢琴伴奏,以京腔京韵吟唱美丽而精致的小忧伤。《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四句诗,来自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的小朋友们演唱这首歌童趣天成,真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晚会请来了几位伦敦西区的音乐演员,中英混血帅哥CARL MAN,以及LAURA PICK,他们都表演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来自北京的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武赫与CARL MAN共同演唱了音乐剧《西区故事》主题曲TONIGHT。英国女中音 PHOEBE HAINES演唱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留英诗人刘半农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女高音朱珍演唱了英文歌曲”YOU RAISE ME UP”,这些元素的加入展现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融合与交流。



除了源远流长的古诗词以外,令人惊喜的原创诗歌和朗诵,给音乐会带来不同的风采。诗人和儿童文学作家张怀存老师,带来了她新近创作的春天组诗中的《春天从不停留外一首》,在冬天即逝,春天将至的时候,带给我们对春天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和译者凯岚女士,用中英文朗诵了她的原创诗歌《手》,表达了爱的深沉和幸福。来自德威公学的中英混血学生LUC GERARD,朗诵了一首他的英文原创诗歌”ANGELS IN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的天使),他的诗像天使展开翅膀轻轻地滑过伦敦的夜晚。此外,年轻的华裔青年钢琴家杨远帆演奏了肖邦前奏曲选章及他的原创曲目《荆江之歌》,令人兴奋的是他的两个与观众互动的即兴演奏:“007的罗曼史“和”练琴的小女孩儿“,使场内气氛十分热烈。



《鄂尔多斯的春天》由青年笛子独奏演员白雪,和来自北京的民乐演奏家郭氏兄弟为她伴奏,郭艺吹笙,弟弟郭跃击鼓,他们联袂合奏,展现了阳光下马群自由奔跑的美丽草原风光。九岁北京姑娘杨涵娜朗诵表演了儿诗《钢琴》。由晚会主持人郭头头、刘旭佳及杜希玲、刘亚孜共同完成的诗朗诵《我的中国》将晚会推向高潮。

音乐会总策划、总导演、英国北京艺术团团长李海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在海外,春节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庆祝的一个重要节日。英国北京艺术团以春节为契机,以诗与歌为切入点,荟萃中英艺术家。穿越中国上下几千年古典诗词,结合经典与原创,并邀请伦敦西区音乐剧领衔主演Carl Man及Laura Pick、Ben Murray 与中国艺术家们共同献,策划组织了一台集文学性、艺术性、音乐性、文化性于一体的东西方艺术交融的品质晚会!



英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吴芳思在音乐会后赞叹:“这场音乐会内容精彩纷呈,每一个节目风格不同,艺术家们都是多才多艺的高手。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的伦敦,那时的伦敦有类似的同样具有创作力的一群人:蒋彝,熊式一,凌淑华,他们虽然经历过种种困难,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期待英国北京艺术团未来更多更精彩的艺术呈现!

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仿佛穿越于时间长河——从诗经到唐、宋、晋诗词;也经历了一场东西方文化的音乐之旅整台晚会特色鲜明创造了中国古典诗词歌赋连接西方音乐表演的新模式;这为中英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增添了色彩。(撰稿:凯瑟琳)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