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富:山野樵夫张桂明的诚石斋艺术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记者赵洪富):因为有相同的爱好,我和山野樵夫张桂明先生初识缘于篆刻。
张桂明,辽宁朝阳人,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从小喜欢诗词书画,在书法篆刻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书法遍临各家,后在辽宁书协副主席的指导下专攻小篆,学通百家,自成一气。吴道子艺术馆收藏有其写的小楷《吴道子画传》。犹喜金石篆刻,筑室诚石斋,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意。篆刻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展览中获奖。有诸多收藏家及海外友人收藏其篆书篆刻作品。现为鸭绿江印社副秘书长、丹东大地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在诗词方面也小有成就,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诗词学会会员、丹东诗词学会会员,其诗词散文多次入选大型丛书,并在多家报刊发表。
图为山野樵夫张桂明先生作品之一。
2010年至2011年,鸭绿江印社在我家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张桂明的作品逐步有了许多了解。一天,我看到他的一枚印,便为之深深吸引——印风工整大方,秦汉印之古风跃然进入我的眼帘,一看就见其传统工夫很深,虽学古而又不泥古人,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种优美,如春雨一般,一点一点浸入我的心田。细细品味,印里透出的是一种和谐、恬淡、清丽而又不失其刚劲。这种通过印文所传达出来的美,给读印的人一种夏日的清凉。他的印风多样,工稳,写意两个极端都有。
在上大学时,张桂明听一位学长讲了一次篆刻,便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几年的对篆刻的探索和研究,从临摹汉印入手,一临就是几十方、上百方,基本功练得非常扎实。他读古代印谱,了解各个流派印风,从书中汲取营养,通过实践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篆刻风格。他的书法篆刻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很多书画界的朋友都喜欢他的印章,现在他的定单遍及全国,也有很多海外友人收藏其书法篆刻作品。
图为山野樵夫张桂明先生作品之二。
我和张桂明聊天,发现他对艺术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感觉他的东西确有独特之处,越发对他潜心钻研艺术的精神所感动。他说:“天下学白石者得其形者十之六七,得其精神者几乎不见。我不学白石而与白石精神相通。白石老人说,学我者死,是因为单独学他根本不能把握其中之妙。我学汉印和各种流派二十几年中逐渐悟得白石刀法和精神,原来这就是白石为什么说学我者死,是因为学他的人不知他的印也是从传统中得来。”
张桂明不仅篆刻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他对诗词和书法也有很深的了解和造诣。来看看他的生长环境。
图为山野樵夫张桂明先生作品之三。
他从小生长在辽宁朝阳农村的山里,从七岁开始便跟随爷爷上山打柴,每天两篓,这也是他记忆中无法忘却的生活,因此取网名“山野樵夫”。虽然成长环境如此,但并没有阻止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把打柴的生活反映在诗词上,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之美,如他的《江城子-童年》:
朝阳初上已离家。这山花,那山鸦,谁曾记得,汗水拌黄沙。唯那林间松下影,勤舞动,是柴耙。
一个勤劳朴实的打柴孩子的形象已逼真地体现在词中。下面的两首可以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他的精神和人格。
秋 菊
小圃移来陶令姿,吐芳含蕾傲霜枝。
秋风瑟瑟不谈冷,独立疏篱笑自痴。
自 嘲
小楼独卧饱沉思,桃李春风久不知。
唯觉平生才学浅,几池淡墨一篇诗。
这些都反映了他的诗风。正如中央文史馆诗词界老前辈孔老在给他信中的评语:“诗境诗清新恬淡,很好!”
再看他的《摹印》,诗中可见他对篆刻的热爱和艰苦和辛劳。为了艺术挑灯夜读,辛勤耕作。
七律:摹印(新韵)
喜赏朱白雅韵真,诗余灯下奋耕耘。
未脱斧茧添刀茧,为使新痕近旧痕。
百卷印书翻九遍,千枚石料短三分。
厚今博古追秦汉,刻写冬江几树春
这就是他诗词方面的一个缩影,反映出他治学的精神和平淡的心态,也反映了他淡雅的诗风。他的诗得到了中央文史管孔凡章老师的肯定。这就是他的诗词的一个方面,反映出他的博学和心态。
图为山野樵夫张桂明先生作品之四。
张桂明对书法的热爱起源于大学教室里挂的条幅,他在教室里看到那些精美的书法,便想自己如何写得象那些条幅上的字一样美呢?于是就开始买字帖学书法,那时没有老师只能自己照着贴子写,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他临过很多帖子,“二王”、颜真卿、集王圣教序等等。诸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张玄墓志等。但都是默默无闻地坚持自己的热爱,他没有追逐什么会员,也不热衷于各种比赛展览等,他就象山里的花草一样,默默开放,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桂明认识了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孙勇,孙勇看过他的字说:“这样吧,把你原来的全部放弃,现在丹东就是少写篆书的人才,你学篆书吧!”于是,他就从头学起,在短短的一两年内,他的篆书便达到了一个高度,虽然名不见经传,我知道他的努力,每天必写一两个小时篆书,一两天必刻一印,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的篆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越来越被广大网友重视,也慢慢有了人收藏。
图为山野樵夫张桂明先生作品之五。
这就是山野樵夫张桂明的诚石斋艺术,他用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到作品之中,虽然他称自己的东西是“山野之作”,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已吸引了很多人,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必将使他的作品香闻天下。
本文作者简介
赵洪富,军旅书法家,号戎墨轩主、二杆堂主。祖籍山东省蓬莱县长山岛,曾任16集团军炮兵旅副旅长、丹东军分区副参谋长。其书法作品在部队、地方各级书画展多次获奖。其行草书法挥洒自如、飘逸俊美、自成风格。所创作的小篆千福图集历朝历代百福之精粹,堪称一绝。其金文书法,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在《仲勋赋》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被誉为“当代金文书法第一人”,原作为习仲勋纪念馆收藏。其它作品亦多为日、韩、朝、泰、马来西来等中外友人收藏。作品集为中国国际集邮总公司辑成包括邮票、电话卡、首日封等在内的中国邮册,成为国内外集邮者上好藏品。现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丹东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军赋书画院院士(顾问),沈阳中山金石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沈阳中山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丹东大地书法专业委员会会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华东办事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3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华东办事处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协会会长窦熙照出席仪式并致辞擘画区域健康产业发展新蓝图,他强调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