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郑永年:“金德尔伯格陷阱”考验中国崛起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7-05-11 09:18:02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9日刊发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中国可以回避“金德尔伯格陷阱”吗?》称,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性公共品的缺失。在今天美国出现巨大困难的时候,中国为提供全球公共品贡献自己的力量,利己利人。


▲郑永年教授


       郑永年认为,今天全球化本身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品,而大国负有独特的责任来提供足够的公共品。尽管各国都可以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利益,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能力维持全球化这一进程。


       郑永年认为,当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衰落到无法承担这一责任时,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却继续搭便车,由此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今天,因为美国的相对衰落,不能够再继续扮演领导者的作用,对全球化而言,就缺少了全球公共品的提供者。这种情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世界会不会再次陷入“金德尔伯格陷阱”。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教授(维基百科)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是美国战后马歇尔计划的思想构建者之一。他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性公共品的缺失。美国尽管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未能接替英国扮演的角色,结果导致了全球经济体系陷入衰退、种族灭绝和世界大战。


       在美国出现巨大困难的时候,人们的目光自然转移到中国。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它是否有意愿为提供全球公共品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永年认为,对中国来说,尽管继续引领全球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要担负起提供全球公共品的责任并不容易。


       问题并非在于中国是否有意愿,而在于要回答一系列问题: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国际公共品?如果不能单独提供,中国如何可以和其他国家一起提供?即使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那么其他国家会很容易接受中国的角色吗?



       郑永年认为,首先,尽管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单独维持世界体系,但它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军事强国。更重要的是美国要继续维持其霸权,千方百计地遏止中国的崛起。或者说,美国不愿意与中国分享更多的国际空间。


       其次,中国尽管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提供全球公共品,其未来主要的精力仍要放在国内的发展上。


       再者,中国和美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不仅美国,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国没有足够的信任。


       的确,今天西方面临巨大危机是中国提升自己国际话语权的一个机会。中国不能坐等他国的“邀请”,而是要主动出击,和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对接,抢占国际话语权的制高点。


▲4月2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部长级公开会议前,向中外媒体发表讲话,强调通过“双加强”,推动朝鲜半岛核问题尽快走上和平解决道路。


       郑永年认为,中国和国际自由经济秩序进一步对接的话语和实践,至少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接轨。这是中国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择和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接轨,并且获益于这个秩序。


       第二,承担国际责任。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国家之一,在各个国际机构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


       第三,改革和发展。中国意识到全球治理体系出现的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不过,解决不是要通过革命,而是要通过改革。改革是为了发展。


       第四,创新与补充。中国不仅要改革现存国际治理体系,使之更可持续、更合理,而且要以自己的力量来继续发展和补充这个体系。


       第五,中国也要在自己的方案里表明自己不会做什么。中国接受国际自由经济秩序的合理部分,但不会接受和重复不合理的部分。


       郑永年认为,这些年来,中国在和国际自由经济秩序接轨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和国际自由经济秩序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中国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崛起,也有助于世界避免“金德尔伯格陷阱”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情。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