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归”求职遇尴尬:最低工资仅为每月3500元
漫画:吸引力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参考消息网9月8日报道港媒援引内地媒体报道称,海外留学一度被中国年轻人视为可以找到更好工作机会的黄金门票,但如今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学生的平均起薪已从一万元人民币下降到6000元,这与在中国国内接受教育的学生相比优势已不那么明显。
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6日报道称,虽然工资较低,但同时近年来从国外回国的人数也在增加。
2007年,仅有4.4万人选择回国,但到2016年,这一数字增加了近10倍,达到43.25万人。
根据内地媒体的一项随机调查显示,大多数海归对工资和待遇并不满意,其中28%的人收入不足6000元,40%的人收入在6000到8000元之间。
报道称,海归最低工资仅为每月3500元,与海外留学的高成本相比,这些工资显得微不足道。随着各大学寻求从国际学生那里获得更多额外的收入,留学生的平均花费已达到30万人民币。
一位26岁的林姓女生在澳大利亚学习了6年后,她决定今年回国找一份工作。尽管小林的雅思成绩并不算高,但她还是得到了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录取通知,主修金融专业,她的家人认为这一专业可以帮助她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她的家人卖掉了房子,筹集了120万元来资助她的学业。
小林说:“家里的老房子被卖掉,我心里五味杂陈,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辜负他们的这份辛苦。”
但出人意料的麻烦打乱了小林的毕业计划,她挂掉一门课程,但她忽略了她必须参加听证会的通知,错过了解释的机会,被迫转学到另一所大学。2017年,小林终于毕业了,并很快回国找工作。
小林说,“一回国,我就想工作,等不及了!我在澳洲花了6年爸妈的钱,而以前的同学们已经工作了两三年了。”
但现实给了小林一个残酷的教训。在一次面试中,公司HR问小林,“我问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你能运用哪些人脉资源在你这份工作中?”小林表示这打击了她的自信心,她刚回国,什么人脉资源都没有。
小林最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主要是和客户对接采购,沟通和营销为主,报道并未提及小林最后工作的公司,也没有提到她的确切工资。(编译/王天僚)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一带一路国家治国理政研讨班”来 2025年7月1日至7日,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为“一带一路”国家治国理政研讨班组织协调在京期间的全部调研活动,本次研讨班围绕科技与文化产业进行专题调研。来自尼日利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一带一路国家治国理政研讨班”来京调研科技与文化产业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公益合唱展演
- ・中国方案赋能全球文化资产治理,中国丝路集团首发全球文
- ・丝路之舟出席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与北京出海基地共建全链
- ・世界前沿科技大会与沙特阿拉伯未来城市项目展开合作
- ・中国丝路集团成功举办CYDES 2025中国专题论坛
- ・《首都职工践行“两山”理论环保公益行动》走进门头沟潭
- ・中国智慧点亮东盟最大网络安全盛会CYDES 2025
- ・2025 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展演展播 北京地区复选活
- ・国内首个规模化落地校园的AI大模型“天立启鸣AI学伴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