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老兵警长陈建如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8-11-09 14:42:56

“今晚你不出面,我和同事就找你一夜!”10月11日凌晨,当第21个电话终于被接起时,陈建如对着电话那头的男子说道,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陈建如,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分局织东派出所轧村警务站站长,而电话对面的,是一名离家出走的轻生男子。凌晨3点,陈建如在暴雨中苦劝1个多小时后男子终于上了警车。

是什么让陈建如如此执着?作为一名转业军人,45岁的陈建如用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一名“老兵警长”的信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1991年,河南省固始县黎集镇,年仅18岁的陈建如穿上戎装走进军营。

20年的军旅生涯,陈建如经历很多:

在汶川,他带着突击队,翻越早已塌陷无路的高山,为被困百姓送水、送药、送食物;

在西藏,他执行秘密任务,坚守在4000米的高原之上,每天只能吃混着沙土的盒饭;

在新疆,他全副武装,抵抗着每天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守卫当地平安。

他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完了大学课程,并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副营长。

2010年12月,陈建如准备转业,当时有30个职业可供选择,但在面对志愿单上的3个志愿栏时,他毫不犹豫地都填上了人民警察。从此,陈建如身上的绿色军装换成了蓝色警服,开启了他的民警生涯,在基层一干就是8年。

陈建如说:“最好的工作,就是干自己喜欢的职业,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我就是喜欢那身警服,我就是想当人民警察,继续为人民服务!”

陈建如所在的轧村警务站,设在织里镇香圩墩童装产业园区。这里共有童装企业56家、常住员工4000余人,不仅安全隐患较多、各类矛盾频发,消防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

面对复杂的治安环境,陈建如在轧村警务站墙上挂上了三句座右铭: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力所能及为群众做好事、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事。

为弥补园区安全短板,陈建如专门向所里建议推进园区智慧安防设施建设,指纹门禁系统、智慧消防系统等科技项目在园区内安家落户。目前,园区已安装视频监控探头等数百套设备,员工宿舍盗窃案件由最高峰时每天4起转为现在的零发案。

除此之外,陈建如还有另一个身份——香圩墩园区网格警长。在警务站力量之外,他依托30名网格员以及1000多名志愿者,以社区、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建立工作共商、信息共采、资源共享、矛盾共解、风险共防“五共”机制。自2017年3月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已督促整改隐患290处。去年,香圩墩网格被评为全市第一批“无贼网格”。

陈建如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是党培养了我,我绝不能忘党恩。”从警8年,陈建如退伍不褪色,身上依旧是军人精干的作风,许多他曾经带过的兵,退伍后来找他,他也是这样要求的。

针对辖区有许多转业退伍军人,陈建如建起了“老兵驿站”,力所能及帮助战友们解决一些问题,战友们碰到烦心事,也有个地方说说话。

在和辖区退役军人打交道过程中,陈建如发现他们思想觉悟高、正义感强又有爱心,都想着退伍回家后能不能为社会再做点什么。于是陈建如组建了老兵宣传队、老兵巡逻队、老兵调解队,不但成了退伍老兵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成为服务当地百姓的一块牌子。

“陈建如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转业公安机关后主动长期扎根基层,爱党敬民、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上展示了不平凡的精神。”湖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夏文星评价说。

如今,在陈建如管辖的社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5个多小时成功劝说并解救一名患有抑郁症而欲自杀的女子;冒着高温帮助一名老人找回失散30多年的亲人;为骑车摔伤未报警而得不到医保补偿的外来打工者找到证据开出证明并最终得到医保补偿……只要你去找闲不住的“老兵警长”帮忙,他肯定会笑眯眯地说:“好”。(记者 陈东升 通讯员 郭楼儿)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