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华传承!不忘根本 在文莱中文教育延续近百年
央视网消息:中国和文莱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在文莱,人口10%左右是华人华侨,总数约4万。他们既充分融入当地社会,又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中华传统。这其中,坚持中文教育的中文学校作出了重要贡献。文莱中华中学是文莱多所中文学校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师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也是当地坚持中华传承的表率。
文莱中华中学创办于1922年。当初,文莱当地华人筹办这所学校是为了传承汉语、延续中华文化。经过近百年发展,这所学校目前已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各阶段的教育,在校学生超过2300人。
文莱中华中学校长 许月兰:“小孩子能够运用中文对家长来说他们就很高兴,身为华人这是你的母语,这是你的根,你必须把自己的语文学好。”
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更地道的中文,学校多次从中国聘请专业教师。来自广西南宁的张清赋,在这里教授中文已经11年了。
文莱中华中学中国籍教师 张清赋:“在这边上班的话最关键一点就是说我尽到我的责任,要把中文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华裔或者非华裔的学生。”
近年来,通过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际盛事,文莱社会更加关注到中国发展,而当地学习中文的热情也更为高涨。目前,文莱中华中学的非华裔学生占到了26%,且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记者:“在这里,近百年来,中文教育从未中断,而更可贵的是,弘扬中国传统道德,传承中国文化艺术的坚持,也不曾改变。”
文莱中华中学,给学生们提供了各类社团活动和兴趣班,比如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书法、国画、武术、诗歌朗诵等,让孩子们从小就有机会接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
文莱中华中学十年级学生 梁慧婷:“从四年级开始我们的中文老师就会教我们学写书法,写到今年我已经十年级了,老师会教我们一些关于中华文化的东西,我就对这些感到非常有兴趣。”
文莱中华中学九年级学生 洪婉瑜:“我学古筝有八到九年了,井冈山上太阳红、彝族曲、 高山流水等等都有弹过。通过弹这些曲子,我能去多了解中国的文化,也能知道更多的知识。”
文莱中华中学还定期组织冬夏令营、寻根之旅等赴华交流活动。从小耳濡目染中国文化,这里的孩子们对中国更加向往。
文莱中华中学四年级学生 洪振贵:“我没有去过中国,但我长大很想去,因为我想去那边了解中国文化。”
文莱中华中学六年级学生 傅怡凤:“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妈妈从小就培养我一定要学好中文。我从小对中文很有热情,希望长大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去中国留学。”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书写新时代文旅发展新篇章——中国 9月13日至14日,中国文旅传媒网执行总编许卫平、副总编辑胡振栋、总编办主任苏闻道一行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简称“长阳县”)开展调研活动,探索中国文旅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书写新时代文旅发展新篇章——中国文旅传媒网深入鄂西长
- ・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北京人工智能沙龙在北京国家数字
- ・汇聚青年智慧 共谋媒体合作新篇章 ——“汇中外智慧・
- ・“黄河之滨也很美•赞美兰州”弘扬黄河精神全国文艺展演
- ・首都职工践行“两山”理论环保公益行动走进房山蒲洼乡自
- ・深圳市龙华区代表团赴德国慕尼黑经贸访问取得成果
- ・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先锋”实践团:志愿正定行,岐黄惠
- ・大型百集系列访谈录《荣耀时刻》——姚冠旭
- ・海外华侨华人:致敬伟大胜利,增强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信
- ・广东横琴链接德国慕尼黑,双方共谋合作发展新思路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