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运河之“韵”(有所思)
千年运河,文脉长续。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要更好保存这部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续写这部历史。“存”“续”之要义,就在能否留住运河之“韵”。
运河之“韵”,深藏于大运河沿线的大量历史遗存。因水而生的河道、码头、桥、闸,伴水而成的粮仓、衙署,还有与水结缘的园林、古镇,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都镌刻着文明的印记。一水纵贯南北、连通古今,文化血脉千年不息。没有这些历史遗存,运河之“韵”就无处安身。保护这些历史遗存,是今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行走大运河,加强保护已成共识:58处遗产点得到有效保护,更多遗迹、遗址正被纳入保护范围。
运河之“韵”,跃动于大运河孕育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流经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催生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数非遗传承人世代传习,赓续前人智慧。留住运河之“韵”,既要更好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让这些传承人薪火相传。杭州、扬州、台儿庄等大运河沿线城市纷纷建起非遗展示馆,有的采取活态展示的形式,汇聚非遗传承人开办工作室,虽规模大小不一,但展现出各地保护、推广运河非遗文化的行动自觉。
运河之“韵”,绵延于大运河历史风貌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保护,传承是核心,利用是关键,要一体推进,不能偏废。走过千年风雨沧桑,大运河经历过河流改道、码头荒废、建筑湮灭的岁月变迁。以历史的眼光看,任何古迹都将面临颓圮的那一天,或修葺、更新甚至重建。何以传承?关键就在这些更新是否植根于对历史的尊重。运河城市台儿庄古城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和思考的样本。
留住运河之“韵”,更须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历史视野。对历史遗存,既不能人为毁坏,也不能任由荒废,而应长怀敬畏历史之心,常行对文化有益之事。总之,要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
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还将流淌,留住其“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04日 13 版) (责任编辑:申 琳)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英国城市嘉年华隆重举办,华裔侨领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据英国金丝结总联盟消息,在2025年英国考切斯特城市嘉年华暨游乐节上,不少华裔侨领携相关社团受当地政府主办方邀请,以多种亮眼的形象出现在隆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英国城市嘉年华隆重举办,华裔侨领及相关社团参加亮眼
- ・山东企业家代表团到访德国慕尼黑深化中德经贸文化合作
- ・鸟巢非遗文化周X非遗印迹沉浸式艺术展在鸟巢文化中心开
-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跨越40年的友谊
-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大型文
- ・门头沟区举办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
-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虎符纪念章》荣耀问世
- ・梵境绘世·千年唐卡”艺术鉴赏会在京举行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京颐活动月”为本市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提供500余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