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怡保华裔家庭传承老手艺 三代人烧制双层炭炉
中国侨网10月31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在马来西亚怡保,至今还保留有龙窑烧制炭炉的工艺,这类炭炉外喷红漆,由内炉及外炉组成,炉壁之间有供热空气循环的缝隙,能在烧煮食物和煲汤时稳定火候,具有双层聚热功能。
多年来,怡保的江沙路有不少潮州人聚居,这里也是花盆的盛产地,龙窑烧制炭炉手艺的第三代传人方锡通也住在这里。

炭炉也称为“风炉”或“火炉”。据方锡通介绍,方家生产的炭炉融入了日本技术,因此早期也叫“日本风炉”。他祖父从中国广东潮州南下之初,曾以制造水缸和橡胶杯为生,直到他出生那一年才进入炭炉行业。
“用炭炉生火煲汤烧菜,能够让食材释放本味,煲出老汤;而且炭炉煮成的菜肴、汤水或糖水,比煤气炉或电炉的热度更高,香味更浓,食用起来更美味,保温也较好。”方锡通说。

此外,方锡通表示,炭炉销售也有季节性。每当各民族迎来大型节日时,销量都会提升。比如华裔常常在年底搬新家,这时就会购买炭炉在家门前烧炭,甚至烧水“旺屋”,农历新年时也会用来煮食、烘粿、摊鸡蛋卷。
“马来族会在斋戒月用炭炉烧烤鸡肉和鱼肉,兴都教徒会在屠妖节制作“姆鲁咕(Murugu)”,在丰收节烹煮牛乳粥。因此马来西亚的三大民族都需要用到炭炉。”方锡通说。
据方锡通介绍,方家的龙窑全长80尺左右,距离窑头12尺的窑身左右两侧是第一道窗口,接下来每道窗口隔开4尺。烧制炭炉时,柴火会从窑头开始烧起,当延伸到窑内窗口时,便在两边窗口添加木柴,一直到第11道窗口。

方锡通完全凭经验拿捏火的度数。当火焰转红时,便接近800度。烧上9小时后,柴火窑火熄灭了,待第三天才能打开窑口,移出内炉与外炉。
如今,他一个月开火一次。“烧制的火候、泥质黏度、炉身是否晒透,与炭炉的品质息息相关。在出炉时,有的炭炉色泽深浅不一,这是因为泥质带有不同的矿物质。”方锡通说。
取出内炉和外炉后,方锡通家人会将内炉叠到外炉里,以黄泥封住炉顶的空隙,最后在表面喷上红色,炭炉就做好了。为了避免运载期间炭炉碰撞裂开,每只炭炉都要由木箱固定。
据方锡通所知,目前马来西亚国内仅剩3家还保留着这项传统工艺,而他与另外2家均有血缘关系。“煤气炉和电炉还缺乏火候,所以老式炭炉依然有人使用。如果我们也脱离老本行,恐怕这种双层设计的炭炉就会消失,还是希望能传承下去吧。”方锡通说。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海归追梦人-张芹 【海归新农人】《海归追梦人》系列节目,讲述海归青年创新创业故事,本期分享新农人张芹与灰汤鸭的故事 #海归追梦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