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 “京侨护航”联盟在京启航——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11-06 10:16:57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11月4日下午,以“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的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专场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一级巡视员郭启民,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二级巡视员徐伟,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北京市侨联原主席李昭玲,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北京市侨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登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华夏国际智库理事长陶庆华,教育部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华夏国际智库常务副理事长余潇,以及来自河南、天津、河北、江苏、浙江侨联的主要领导出席。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侨界人才、侨商企业家、海外侨企侨领,2025“一带一路”侨领研修班全体学员及首都各界代表等300余位嘉宾现场参会,线上直播吸引上万人次观看。


专场活动主题视频启幕

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专场活动”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


徐伟在致辞中指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键时期,举办此次专场活动,共同探讨发挥侨智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出海,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他表示,中国侨联正深入实施“4530”行动,特别是“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行动,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局。


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二级巡视员徐伟致辞


围绕更好发挥侨界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徐伟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聚焦战略引领,夯实“智慧桥梁”。要将“侨助出海”工作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首都功能建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以侨智赋能新发展格局。二是强化服务支撑,打造“出海伙伴”。要充分发挥侨胞熟悉国际规则、洞察市场的独特优势,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现实挑战,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不仅“走出去”,更能“融进去”、“走上去”。三是深化人文交融,担当“民心使者”。要积极引导侨资侨智向绿色、数字、健康等前沿领域集聚,促进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韧性与活力。

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作为首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与开放平台。本次专场活动是首都侨界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中国侨联部署,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次关键落子。他介绍,北京市侨联已精心谋划并启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1+6+3”行动计划。


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致辞


就首都侨界下一步工作,周景晓书记强调:一要立足首都功能,构筑“侨智高地”。依托新揭牌的“一带一路”研究基地等平台,汇聚全球侨界顶尖智慧,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注入“侨”动力。二要聚焦企业需求,打响“助企出海”服务品牌。通过组建“京侨护航·全球侨梁”联盟等务实举措,切实破解企业“走出去”的难题,让“北京创造”与“北京服务”更自信地走向世界。三要凝聚系统合力,打造侨联工作新机制。坚持“大侨务”格局,将“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平台持续办好、办出彩,组建助力企业扬帆出海的“联合舰队”。

在“政策趋势导航”环节,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副研究员蔡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组委会副秘书长黄思佳,围绕新时代中国企业出海新机遇与侨界新使命、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机遇及发展趋势、“数字侨梁”如何为企业出海插上科技的翅膀等分别发言,全面剖析了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的宏观形势、政策导向、实施路径,分析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与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本土化运营与合规风险等核心挑战,强调了侨界资源在提供本土智慧、搭建沟通桥梁、助力市场融入方面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副研究员蔡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组委会副秘书长黄思佳


活动中,一系列服务企业出海的实质性平台与项目集中亮相,标志着首都侨界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篇章。



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北京市侨联原主席李昭玲,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10家首批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余潇、封跃平、许小杰、王艳、李晟、陈九霖、郭俊琴、张强斌、于斌共同启动联盟成立


“京侨护航·全球侨梁”联盟正式成立,首批汇聚了20家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从市场分析、法律咨询到项目落地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护航服务。活动现场,华夏国际智库、全球法律呼叫中心、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北京新动力人才创新研究院、市侨联智库、市侨联金融专业委员会、北京华商会、市侨联留联会、北京海归协会10家机构登台启动联盟正式成立。


北京市侨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登新,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孔繁斌,华夏国际智库理事长陶庆华共同为研究基地揭牌


北京市侨联智库与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华夏国际智库共建的“一带一路”研究基地揭牌。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孔繁斌介绍了基地定位、使命与愿景,各方优势与资源融合、建设目标与研究方向,以及运行机制与工作模式等情况。该基地作为一个开放式研究平台,依托三方优势、聚焦涉侨政策研究与“一带一路”前沿实践探索,通过机制化合作和实效性产出,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策略支持。


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大兴区侨联主席许小杰,俄罗斯巴甫洛夫医科大学采购代表塔恩雅・科拉西斯卡娅,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代表、中俄经贸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王一雄,中友好协会贸易促进与经济合作委员会中国代表崔凡共同启动“中国医疗设备展示中心”成立仪式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圣彼得堡及莫斯科“中国医疗设备展示中心”成立仪式。这二个中心由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与与俄罗斯巴甫洛夫医科大学及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及莫斯科共建。


俄罗斯巴甫洛夫医科大学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费多罗维奇-巴涅科发来贺词


俄罗斯巴甫洛夫医科大学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费多罗维奇-巴涅科从俄罗斯发来视频贺词。他指出,要将中国医疗设备展示中心打造成一个集展示、推广、技术交流、临床培训、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助力“中国智造”的优质医疗产品与解决方案和俄方深度对接。他特别表达了对中国医疗企业出海、两国医疗领域深入合作和中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培育的期待。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2轮合作项目签约,涉及投资、法律、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共9个合作项目、18家单位代表上台签约,展现了首都侨界务实高效的资源对接与项目转化能力。

首轮5个项目,各方代表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九霖、香港FairPoint有限公司合伙人赵梦玉;国樽律师事务所执行副主任徐雅婷、国樽香港办公室首席代表郭莹莹;华力侨海集团有限公司李惠民、新疆帕米尔信息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张兵;萤之宇(北京)人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张帅、 北京拉中科技有限公司(LATAM CHINA TECH)CEO Andre Queme 斐睿安;北京朝阳三里屯街道商会秘书长袁乾铭、秘鲁中国商业与创新中心(China Peru Business  Innovation  Center)理事长 Mr.William 等现场签订合作协议。第二轮4个项目,各方代表巴西NOVAS SOLUCOES URBANAS S/A 公司董事长Mr.Pedro 佩德罗、易博斯特集团董事长娄瑞表;南美洲智利华夏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代表徐航、北京隆兴号方庄酒厂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宇景;北京海归协会秘书长钱旺、柬埔寨投资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李健;北京海纳新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斌、東城泰集团有限公司(CHEAN CHOENG THAI GROUP CO, LTD)总经理白通上台签约。


首轮5个项目各方代表现场签约

第二轮4个项目各方代表签约


在经验分享环节,北京新动力人才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晟博士、美国风雷国际集团CEO冯烨、北京华泰中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海玮,结合自身出海探索实践,分享了推动人工智能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出海北美市场的挑战与创新以及民企出海的时代机遇等前沿洞察与宝贵经验。


北京新动力人才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晟

美国风雷国际集团创始人兼CEO 冯烨

北京华泰中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海玮


活动现场还分享了一段北京市侨联海外委员、乌干达天唐集团董事长张志刚的中乌产业园建设成果视频短片,生动展现了侨界力量在海外项目落地中的卓越成效。


侨界代表张志刚打造中乌产业园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首都侨界助力行稳致远。本次活动通过“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服务联盟、一批合作成果”,系统勾勒了首都侨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路径。中国侨联“4530”行动与北京“1+6+3”计划的深度融合,标志着“侨助千企万品出海”步入机制化、平台化发展新阶段。首都侨界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与使命担当,正成为引领中国企业驶向“一带一路”广阔天地的“护航舰队”与智慧引擎。



(责任编辑:小编)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