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奇葩题耍的是小聪明
近年来,小学以至初中的奇葩题越来越多,学生晕头转向,家长绞尽脑汁。提倡者说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拓学生的智力。并提出不会可以上网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上网查作业,此种现象正常吗?
再看一道历史题,黄花岗起义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分为三次问到底是谁开的?三次答案的选项都是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最后的答案是:三题全选C,因为教材中有“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这样的奇葩可以是小品,相声的噱头,绝不应该成为偷换概念的学理。
倡导奇葩题的人强调这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最好办法,其实非常错误。我们打开网页就可以看到,奇葩题和脑筋急转弯、笑话、谜语,灯谜、字谜都是混在一起的,它们到底开启的是哪一类智力?一道小学一年级的奇葩题为“有个孩子叫白方,站在水边看文章”,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答案是“激动”的“激”。一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学过“激”字没有,让家长和学生一起陷入到如此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的字谜之中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吗?灯谜字谜训练的恰恰不是思维的发散与放射,而是高度的单向与聚敛。发散与聚敛,多少人真正明白过?真正的文化、科学与“奇葩”无关,它只是一种游戏与机巧。它诱导人们挖空心思去钻牛角尖,导致思维的僵化与单一。
寓教于乐没错,但是不能娱乐化噱头化,它是违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奇葩题耍的是小聪明,玩一把可以,但是绝非大智慧。人们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没人说智慧反被智慧误的。奇葩题是否益智,只能自己掂对。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海归追梦人-张芹 【海归新农人】《海归追梦人》系列节目,讲述海归青年创新创业故事,本期分享新农人张芹与灰汤鸭的故事 #海归追梦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