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汉字听写"观众自认文盲 名家用语考倒"神童"
自8月初开播以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持续升温,造就了难不倒的“神孩子”,也让不少观众直感叹“自己就是个文盲”。上周五、周六晚,央视综合频道、科教频道连播两期最佳个人晋级赛,更加深了观众的这种自卑感,“遄飞”、“穷蹙”、“小簟”、“圩顶”、“踵见”、“兢惧”等从古诗词、文言文或近现代文学经典中“请”出来生僻词汇,让观众直呼“题目变态难”。
在这两场个人晋级赛中,答题的30名选手都已是“明星”,他们所在的队伍在此前的比赛中遭到淘汰,但他们个人却在比赛中“出战轮次最多、书写正确率最高”,这其中,内蒙古赤峰二中代表队的李响悦就曾一个人与13名对手周旋。或许是选手太强,两场个人晋级赛考题难度骤然上升,尤其是第二场15进5的比赛,不少考题让这些“神孩子”不知所云,因为考题都可以说是历代名家们的“专用词汇”。
“举国尚俭,则举国之地理日堙月塞,驯至穷蹙不可终日……”这是“日堙月塞”一词的例句,出自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该夷穷蹙仓皇,已觉十分兢惧。”这是“兢惧”的例句,出自林则徐《会奏英夷抗不交凶严断接济查办情形折》。“所以社会上的状态,先是‘少年老成’;直待弯腰曲背时期,才更加‘逸兴遄飞’,似乎从此以后,才上了做人的路。”这是“遄飞”一词的例句,来自鲁迅的《热风·随感录四十九》……
这些例句以及主持人给选手提示并不多,“日堙月塞”成了“日洇月塞”,“兢惧”一词,在选手确定“兢”为后鼻音后,还是被写成了“惊惧”;颇有大将之风的厦门市双十中学姜力玮,也把“遄飞”华丽丽地写成了“椽飞”……而张诺娅、姜力玮和邢铭劼这三名“小盆友”,在争夺最后两个决赛席位的过程中,你错我也错,你对我也对,酣战7轮方才角逐出最终结果,差不多用掉了整场比赛一半的时间。这也让网友在微博上感叹,历代名家的常用词,成了这帮中学生难以迈过的门槛,甚至有网友揣测节目的题库被“神孩子”给“爆掉了”,导致节目组不得不向先贤求助。
对此,《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笑着说,因为节目是在7月份录完的,这期节目和题库的难度并没有什么关联。只不过是在节目录制到后半段的时候,自己时间有了余裕,便在考题上投注更多注意力,在上周六这场晋级赛中补充了一些更有历史感、更适合电视观众去想象、回味的经典例句。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牀。”在晋级赛的最后,湖北省襄阳四中的张诺娅碰到的“小簟”一词,意思是“竹席”,听上去十分简单,但白居易原诗一出,这位小姑娘还是一脸茫然,最后不得不写了“小垫”这个看上去颇为符合题意的词语来充数。
“‘小簟’这样的词现在还有人用吗?竹席、竹垫子不就完了吗?”家住天通苑的魏彦姝女士也跟着选手一并答题,不到一半的答对率让她颇感不平。对此,关正文解释说,这场比赛或许能让观众意识到,当我们让汉字越来越简化、常用字越来越少的时候,类似于“小簟六尺牀”这样的美文将销声匿迹。
“不提古人,就是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近现代作家,他们的文章常有独到的意境,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在措词造句上拥有更大的可选择性。究竟汉语越简单越实用越好,还是保持它的丰富性,让我们在表意上更精细入微越好,我相信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关正文说道。
(责任编辑:王国强)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什么是文化? 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时,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