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巢峰新著《辞书记失》“揪出”辞书中各类失误
新华网上海1月7日专电(记者孙丽萍)85岁高龄的出版家、辞书学家巢峰近日出版新著《辞书记失——一百四十三个是与非》,积累60年出版生涯中的经历与观察,为大型辞书的编纂注入严谨与质疑之精神。
巢峰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前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辞书学会名誉会长,被誉为中国出版界的一个“传奇”。他曾是1979年《辞海》第三版编纂组织者之一,还担任第四版和第五版的编纂工作,并且是《辞海》第六版的具体主持者。
尽管《辞海》是当代中国最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词典,被广大读者视为“标准书”,但在巢峰眼中,《辞海》就是历史和时代的脚印,不是“天书”,它受到当时政治思想影响,存在缺点错误,知识内容也会陈旧老化。
“《辞海》是海,从时间上来说,涉及古今;从空间上来说,涉及中外。”巢峰认为,辞书的编撰者即使是超人,也难以避免认识的局限,因此也要永无止境地纠正失误、探求真理。
事实上,历年来《辞海》之失如今看来不乏趣味,例如:《辞海》第三版有大量批判社会学、美学、伦理学等“西方学术”的内容,还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等意识形态浓重的语言注释《水浒传》;而第四版“问世”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增添了改革开放的内容,却对“市场经济”的解释语带贬义。
1992年,巢峰曾针对当时《语言大典》等一批词典的粗制滥造、抄袭拼凑发起猛烈批评,以“学术打假”之举引起震动。在新著的《辞书记失》一书中,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依然“目光犀利”,揪出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一批辞书中的各类失误。
从“生活品质”到“信仰宗教”,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市场和市场经济",《辞书记失》的143篇短文涉及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条分缕析,议论风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出版大家笔耕不辍、求真唯实的精神情怀。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首届9小时音乐马拉松文旅新体验 活动现场(齐嘉雯 供图)5月18日23时,随着最后一支乐队音浪渐息,1500名乐迷高举手机灯光汇成星河,在泰山国际会展中心开启了一场特殊的“追光行动”。这场持续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