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大会创新电视猜词模式 观众选手一起猜
《中国成语大会》现场图片。
期盼着在今年暑假再次重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观众,可以先拿即将开播的另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解解渴”。本周五晚,一档由“汉听”原班人马打造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将登陆央视十套晚八点黄金档。
节目形态更符合电视
虽然制作团队仍为原“汉听”班底,但《中国成语大会》从节目形态、赛制规则到选手设定,都与“汉听”截然不同。据节目组介绍,比赛选择猜词的模式,主要竞赛方式是由选手以小组方式“一人描述一人猜”。年龄范围也不再限定于初二学生,而是囊括了从20岁到35岁的青年群体。总导演关正文表示,这是根据成语的特性做出的调整,“成语既是浓缩的经典,也在语义所指中涵盖了人生境遇,掌握的熟练程度与人生阅历有关,初中学生未必能够达到水准。”
赛制也进行了“更符合电视形态”的设定,不仅设计了目标计时对抗赛、限时限猜对抗赛、双音节同题对抗赛等在内“更吊胃口”的竞赛方式,还将团队赛事与个人竞赛混合编排。“观众一开始不一定能对参加比赛的36位选手都很熟悉,不过,团队竞赛能让比赛更有效率。到了比赛后期,观众建立了对选手的熟知度后,节目组会逐步淡化团队竞赛模式,以个人计分的方式给选手更多的展示机会。”关正文说。
首创猜词题面半公开
在河南卫视《成语英雄》节目中,“猜词”模式曾以看图猜词的形式出现,关正文表示,虽然猜词的形式不算新鲜,但《中国成语大会》还是想将“猜词”玩出新花样儿。
“在国外,猜词节目是一个完整的模式,而不是像国内,经常是作为简单的游戏环节出现。”《中国成语大会》节目组看准了国内尚无成熟猜词节目的契机,决心这次要建立第一个专业化的猜词节目。关正文表示,节目组在专业规则、对抗形式以及节奏控制上都做了精心设计,为提高观众的参与度,还专门开创了“不完全题面”的播出方式。
“以前成语猜词节目,观众知道题面,可能觉得十分简单,但选手就是猜不出来。”这种传统方式会消减观众互动的乐趣,节目组在这个环节耍了把“小心机”,“节目播出时,我们有时不告诉观众题面是什么,让观众和选手一起猜,或者成语的四个字中,只告诉观众其中一个字是什么。”关正文表示,这种尝试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也会根据节目播出后的反响进行灵活的调整,“如果观众觉得很有意思,就会保留下去。”
文化节目创新不易
虽然早在一年前“汉听”热播之时,举一反三再做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想法就已在主创团队和央视内部酝酿,但《中国成语大会》的到来还是显得姗姗来迟。关正文透露,“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很难,我们做了相当长时间的调研、策划和考量。”最终,在他递交《中国成语大会》的策划方案后,央视才决定倾全台之力来做这档节目。“我们不仅可以在全台范围内任选节目主持,台里还在编播安排上给了很大支持。”关正文说。
在创作团队看来,虽然从去年开始的“汉字热”带火了一批同类电视节目,但这些节目大多进行到第二季后,余温难续。关正文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这些节目热播的原因,并非是节目制作方面真的有巨大创新,更多是受益于社会话题所带来的影响力的辐射。“所以,我们现在的压力其实挺大的,并不是说‘汉听’火了,再做‘成语’就不用担心。”关正文说,一档栏目的品牌能否有效地延续,“不能急功近利、只求短期市场,还是要锤炼好基本功,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
(责任编辑:李夏至)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