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将建设国家级人工消霾实验室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昨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根据该规划,将在北京周边建设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云雾物理实验室,有针对性地开展气溶胶、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重大基础性和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牵头华北地区“人影”工作
根据该规划,全国分为东北、西北和华北等6个人工影响天气区域,每个区域都选择了牵头省份。华北地区的牵头省份是北京。
规划认为,北京市是华北区域气象中心所在地。通过实施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能力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2009年国庆60周年首都庆祝活动等气象保障工作中,北京市组织协调华北5省(区、市)的人工影响天气力量科学构筑人工消减雨防线,成功保障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规划透露,将在北京周边建设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云雾物理实验室,有针对性地开展气溶胶、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重大基础性和关键技术研究,为组织实施大规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及重大应急保障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要求重污染天能人工催雨消霾
此前,中国气象局曾印发《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据该方案,2015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如人工催雨等方式消减雾霾。
为何要加快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该规划显示,这是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及生态安全的需要。规划称,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运输、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尤其在雾、霾天气多发的黄淮、江淮、江南及京津冀、东北、川渝、闽粤等地,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规划任务完成后,将实现哪些目标?
规划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600亿立方米以上,人工防雹保护面积由目前的47万平方千米增加到54万平方千米以上,人工消减雾、霾试验取得成效。
■ 释疑
是否能人工增雨除霾?
雾霾天空气流动差,不利于人工增雨
针对备受关注的雾霾,究竟通过哪些人工方式能消减,专家表示,人工方式消减雾霾,主要是指人工增雨。
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做不到人工刮风。通过人工增雨来消减雾霾,但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增雨对于消减雾霾,只是一个辅助手段。
该专家表示,人工增雨以前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水资源或者对抗干旱,没有专门针对净化空气来操作过,比如到底下多大的雨才能清除雾霾等,这些都需要通过试验评估。而雾霾天气一般天气状况比较静稳,即空气流动性差,这不利于人工增雨。也就是说,雾霾过程中,人工增雨作业的前提条件出现可能性不太大。
(原标题:北京周边将建设人工消霾实验室)
(责任编辑:邓琦)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网聚力量 服务民生——网格化与社 一会议背景网格化治理作为基层治理创新举措,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