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斩断非法删帖的需求源头
一面是有偿删帖,一面是网络水军,利用非正常手段满足一己私利与诉求的非法网络应用,已成为一大网络公害,与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
网络时代,大家对“删帖”想必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吗,那些凭空消失的小小网帖,背后大有玄机。近日有媒体披露,删一条帖子能挣上千元,一天可获利数万元……目前全国删帖产业规模达数以亿元计!删帖竟然能删出一个盈利性、成长性惊人的产业,这一庞大的黑色利益链条已不容忽视。
畸形蓬勃的市场背后,是旺盛的“黑色需求”。据业内人士爆料,举报官员的帖子通常是重点删除对象,知名企业、上市公司也是删帖大户,每年“3·15”前夕,删帖生意都分外红火,主要涉及老百姓关心的环保、食品、住房、医药等方面。
一面是有偿删帖,一面是网络水军,利用非正常手段满足一己私利与诉求的非法网络应用,已成为一大网络公害,与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互联网堪称信息的流动空间、观点的争鸣广场、议政的公共领域,承载着公众期待。也正因如此,对违法官员的举报、对无良企业的舆论监督等,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呈现出新的面貌。有偿删帖的社会危害性,恰恰在这个层面上暴露出来。多少贪腐官员花钱抹掉了针对自己的网络举报线索?多少涉及公众利益的无良商家信息被隐没?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在有偿删帖的黑手操作下被侵害,而事实真相却陷入“沉默的螺旋”。
非法删帖可谓网络监管不到位的衍生品。2013年,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出台司法解释,规定有偿删帖为非法经营罪;2014年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擅自篡改、删除、屏蔽特定网络信息,应承担侵权责任;2015年,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委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健全互联网监管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非法删帖更是某些官场潜规则与不良市场环境在网络空间的映射。畅通常规监督举报机制、扭转事情“闹大”才被重视的监管弊病,让监督者以平常心态对待网络爆料渠道、被监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与方式对待合法的公众舆论监督,从源头斩断对有偿删帖的黑色服务需求,才能让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的红利充分释放。
(摘编自5月22日《浙江日报》,原题为《打破删帖黑色利益链》)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25日 05 版)
(责任编辑:杜 博)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第四届双美展“你好,中国”探寻非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2日,第四届双美展(美丽中国,美丽英国)——“跨越山海,双向奔赴”之2025“你好,中国”探寻非遗文化之旅迎来了激动人心的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