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致命”为健康类谣言最高频词
微信团队近日发布2015年微信朋友圈年度谣言和年度十大健康类谣言。连续多年上榜的“小龙虾以尸体为食”谣言再次榜上有名。
2015年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为2169万,主要以失实性报道为主,占据了29%的比例,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类谣言分列二到四位。微信朋友圈降权;打隐翅虫会致命;倒着输入银行卡密码会自动报警;儿童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微信绑卡会倾家荡产;大连吴梦月走失,家长愿卖房酬谢;望远镜射针伤人摘器官;沐浴乳中的Paraben成分致癌;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10条谣言最终上榜。
不少谣言其实都是“陈年往事”。以“倒输银行卡密码报警”为例,此谣言从2011年就开始在网上流传,由于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案数量上升,许多网友为了避免财产损失想出不少“妙招”,许多谣言在微博、微信上流传甚广,这便是其中一条,其实只是凭空想象,无任何依据。而“儿童牛奶饮料致白血病”从2013下半年火到了现在,引起很多人恐慌,吓得很多家长闻饮料而色变。其实,医学界至今并没有研究表明儿童牛奶饮料与引发白血病有直接的关联,即使饮用含肉毒杆菌的饮料也不会引起白血病。
“牛奶致病”这条谣言排名健康类谣言榜首。其余9条则分别是:小龙虾是一种处理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WiFi辐射损害健康;植物油做饭可致癌;吃猪血鸭血能除体内霾;猪肉里长钩虫,高温杀不死;地暖有辐射会致病;蒸锅水易致癌;用含氯的自来水蒸煮东西会致癌;喝麦苗汁能治癌。
据统计,“致癌”、“致命”、“致死”、“有毒”、“不要再吃”,成了健康类谣言标题中最常用的5个字眼儿。小龙虾每年都很“委屈”,关于它的谣言传播不停。实际上,小龙虾属于淡水虾,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会被移出体外,所以食用小龙虾中的重金属未必会超标。此外,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外国人不吃”没有依据。至于“WiFi辐射损害健康”谣言,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它与任何健康问题相关。
(责任编辑:潘福达)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和巴基斯坦北京妇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1日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使馆与北京巴基斯坦妇女协会(PWAB)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Dil se Pakistan”的筹款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