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返乡农民工创新打造“立体生态循环”养殖业
人民网临泉2月8日电(韩震震)干净整洁的羊圈,不同品种的山羊在悠闲地晒着太阳;羊圈下挖出的架空层,逐渐堆积的羊粪,即将成为蚯蚓和蟾蜍的居所;而流经养殖基地的河道里,生态放养着龙虾、黄鳝和鱼……
2012年,在外闯荡近30年的张海锋返乡创业,回到了老家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迎仙镇常湾村,一边养殖山羊,一边创新思维,打造“立体养殖”。在带动群众就业的同时,他还发起“代养模式”,帮助贫困乡亲脱贫。
立体养殖环境
创新打造“立体养殖”
“深水区养鱼,浅水区养龙虾。半深的地方,特别是带坡面的,黄鳝喜欢待在那。” 张海锋今年57岁,多年来走南闯北给他留下黝黑的皮肤,但也正是“行万里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阅历,萌生了“立体养殖”的创意。
2012年返乡后,张海锋投资兴建了占地68亩的育强山羊养殖场,除了在周边河道养殖鱼虾外,他还在羊圈下挖出了两米多高的架空层。
羊吃的经过发酵的玉米秸秆,羊粪穿过较大的缝隙,落在架空层地面上,堆积到一定厚度,就适合蚯蚓养殖。而架空层洞口处于背光的位置,也很适合喜欢阴暗潮湿的蟾蜍生存。
养殖场的山羊
“再过两三个月,羊粪的厚度就可以养蚯蚓,那时夏天也到了,蟾蜍也要开始养了。”张海锋曾在外地看到类似的养殖方式,对于2016年的这次试水,他很有信心。
除了养殖场的小生态,张海锋还在周边流转土地,初步建立起集山羊养殖、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循环养殖产业体系。
帮贫困户代养的羊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临泉大力打造中原牧场,张海锋的养殖场也越办越大,存栏量2000余只,年产值近400万元。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张海锋也不断琢磨着带领周边的乡亲脱贫致富。
“人都是希望家乡越来越好。”2014年,张海锋开始跟周边群众签订养羊协议,给希望开展养殖的群众提供支持。2015年6月,他又针对贫困乡亲的特殊状况,设立了代养协议。
“县里扶贫有政策,贫困户养羊每只补助800元,他们拿到补助,给我成本价600元,羊就属于他们了。”张海锋说,养殖场无条件给贫困户提供能繁母羊,待他们买下后,贫困户自己养一部分,他们养不了的,养殖场就帮忙代养。
张海锋在喂羊
在育强山羊养殖场里,专门有一个羊圈,是为贫困户代养的,每个羊舍边的柱子上,都写着贫困户的名字。在采访时,一位贫困户的母羊刚刚生下两只小羊。
“除去所有成本,一只羊可以赚700元,就按3只母羊算,一年繁殖6只小羊,一户就可以增加4000多元收入。”张海锋介绍,目前与他签订代养协议的贫困户有20多户,领养了200多只能繁母羊。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和巴基斯坦北京妇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1日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使馆与北京巴基斯坦妇女协会(PWAB)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Dil se Pakistan”的筹款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