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垃圾处理要跟上电商步伐
对不少国人而言,网购早已成为日常习惯。统计显示,仅2015年,网购就为电子商务平台贡献近20万亿元的交易额,催生出近200亿个快递包裹,当然还有数量惊人的包装垃圾。
快递垃圾到底有多惊人?据估算,2015年我国快递行业消耗编织袋29.6亿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避免撞击的缓冲物29.7亿个,若以1个快递包裹使用1米塑料胶带计,全年使用的胶带可绕地球400多圈。更糟糕的是,这些材料大多不可降解。
电子商务一路高歌猛进,快递垃圾处理也不应被甩得太远。针对快递垃圾处理的议题,社会对以下两条解决路径已基本达成共识:一是绿色化,即推行快递绿色包装,设立包装绿色“国标”,规模化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二是回收,即政府和企业合力搭建包装垃圾回收系统,对不可避免的一些快递垃圾进行再利用或再循环,使其变成资源。
无论是源头控制还是回收善后,都是应对快递垃圾危机的有效举措,都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德国的《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法令》、日本的《包装新指引》、韩国的《关于产品各种类包装方法的标准》等,都明确规定了包装废物回收中的责任划分、包装规格与标准等内容。这些经验做法,为我国下一步加强包装规范和废物回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指引。
也有不少评论呼吁公众要有环保意识,对快递过度包装说“不”。其实,稍有网购经验的人都不难觉察,快递过度包装其实是消费者—商家—快递企业这条利益链上的各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快递“里三层外三层”,商家可以因此得到消费者“包装严实”的好评,消费者也能获得某种安全感和满足感。另外,严实的包装之所以大量出现,还是为了避免快递企业的“暴力”分拣。
电商平台商品不给力,消费者就只能在过度包装里寻求安慰;快递行业不规范有序,商家就只能在过度包装里寻求安慰。从这个角度看,过度包装只是问题的部分表象。如果消费者—商家—快递企业构建的商业生态不发生改变,在各自的现实利益面前,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很难有太大动力去拒绝“过度包装”。一旦没有了关键主体的参与和推动,再好的计划也难逃被“架空”的尴尬。因此,治理快递垃圾,涵养整个利益链的商业生态度与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包装解决方案”同等紧迫和重要。
(责任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8日上午,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程中医传承创新研究院在东戴河新区带土移植转化中心一楼路演厅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一、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