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背后,还有感动(点赞中国)
陈磊在手术室外累得口服葡萄糖。
李福凯摄
接受郑以祥器官捐献的两位病人。
李福凯摄
这几天,一张照片在朋友圈刷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陈磊累得瘫坐在地,正拿着一瓶葡萄糖往口中猛灌。这张照片被网上热转,网友纷纷向辛苦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网友感动于医生的敬业,而“主人公”陈磊则感动于一个小女孩的坚强与友善。
原来,那台让陈磊猛灌葡萄糖的手术,是一次捐献器官的移植手术。
每一个捐献的器官,都可能拯救一个生命。但现实中器官自愿捐献率很低,每年都有很多患者苦苦等待。不少医院会安排医生担任器官捐献协调员,发现有合适的器官捐献者会与病人或其直系亲属沟通,陈磊也是其中一员。
谈及那张照片,他说:“真正感人的,是器官捐献者的家人,特别是这次主动提出捐献父亲器官的那个小女孩。”
日前,在工地上班的郑以祥因自发性脑出血被送至安医大二附院救治,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不可逆性脑损伤进入ICU病房。
“患者进入脑死亡状态,心跳随时可能停止。”陈磊在了解患者情况后意识到,必须和时间赛跑,争取患者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因为器官获取对时间要求很高,病人离世后须立即手术。
“10个人里面一般9个人的家属都不会同意,我们碰壁是家常便饭。”陈磊说。但这一次,病人家属同意了。
患者与妻子离异,父母都已过世,直系亲属只有两个孩子,最大的才15岁。器官捐献的问题本就不太好提,协调员一般只能试探性地和家属聊几句。但孩子一听说父亲的器官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便主动提出了捐献,“这样的话,我爸还活着,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我们家已经很不幸了,希望可以让别人生活得更好一点。”
孩子毕竟没有达到法律上的成人年龄,不能依此就进行器官捐献手术,而患者几个兄弟“听孩子的,支持孩子想法”的理解,让陈磊内心感到更多温暖。
“捐献器官是大爱,和他们相比,我们能做的微乎其微。”陈磊和他的同事开始了“连轴转”。从5月17日中午1时许到5月18日深夜,陈磊和同事每半个小时观察一次病人情况,同时跟病人家属、医院、红十字会沟通。
5月18日23时许,连续紧张工作一天半的陈磊才离开医院,但5月19日5时许,他就接到ICU病房护士打来的电话,“病人情况出现异常,要随时做好准备了。”
时刻观察病人情况,与病人家属做最后沟通,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忙完所有的前期工作已是14时,陈磊来不及吃午饭,又匆匆赶往了手术室,和同事们一起做着各种准备。
5月19日15时50分,手术室内,在对捐献器官的郑以祥遗体鞠躬致敬后,医生成功实施了器官获取手术。逝者捐献了一个肝脏、两个肾脏,这意味着,三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有望获得重生。
“担心会被认为不孝顺,但想着父亲一个人可以挽救三个人,生命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就都值得了。”手术结束的那一刻,患者的孩子说。
赞语:网友感动于陈磊的全力以赴,而陈磊又感动于捐献者的友善。一张照片背后,有家属的支持理解,有医生的辛勤奔忙……大爱传递,感动常在。
(责任编辑:孙 振 韩震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8日上午,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程中医传承创新研究院在东戴河新区带土移植转化中心一楼路演厅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一、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