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 精准脱贫
文化部、教育部将哈密刺绣骨干成员培训纳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安排专门经费,每年为哈密安排100人以上的培训名额,并通过刺绣协会、合作社、职业教育扩大培训成果。哈密少数民族绣娘在清华大学、广州大学培训期间,在与各设计团队的交往中,在与内地刺绣大师的交流中,以情谊为纽带、同时也以产品为纽带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首批赴广州大学培训的50名绣娘和培训教师建立了微信群,微信上暖心的话语和图片成为她们的珍藏。“密扇”设计团队通过现场调研为伊州区天山乡的两名绣娘进行了作品指导,因返程时间紧,两名绣娘连夜赶制,清晨5、6点钟从山区赶到设计团队驻地,请设计师们进行指导。由汉族大学生包静创办的哈密衣典刺绣坊,在传统中挖掘美,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已开发民族服饰、汽车装饰用品、旅游纪念品等40多种,吸纳维吾尔族绣娘就业15人,共同的志向和梦想,让她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绣娘走出家门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产品的稳定收益让她们树立了增收的信心。在6个月的时间里,哈密绣娘2550人次参加了刺绣技能、图案设计、市场营销人员培训。文化部大力支持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组团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成都国际非遗节、深圳文博会、义乌文交会等重要展会。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的刺绣艺人阿米娜•买买提在广州大学培训后,学会了有层次地运用色彩渐变搭配,使绣品图案更饱满、立体,她尝试用苏绣与哈密传统刺绣相结合来设计新的产品,很快在网上就接到了内地的订单。和她一起经营刺绣合作社的丈夫依米提•哈力克,也希望通过阿米娜•买买提的创新,为合作社的发展找到新的方向,儿子夏衣买尔丹主动加入,开始自学刺绣设计。刺绣技艺、图案设计的提升,产品种类、营销渠道的的拓展,无不成为一种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熏陶。
不出家门,不撂荒土地,用家居的技艺就能增收。雅昌文化集团与哈密绣娘、本土刺绣企业签订长期合作订单以及高级定制绣花合同。第一批下发10087件手绣订单,主要面向哈密山区具有较熟练刺绣技艺的贫困绣娘,828名各族绣娘参与到“振兴计划”之中,在此次订单中平均增加收入1200元,其中技术熟练的绣娘增收达到3000元。伊州区五堡镇阿依热娜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玛利亚木古丽·热合曼带领30名绣娘,承接了首批2万元的杭州订单,按图案收取计件工资,每个手绣图案工价在35—95元。五堡镇有5家刺绣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成员15—30名,人均日收入百元左右。
推进脱贫攻坚,发展刺绣业是可持续的精准之策,绣娘们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了美好的生活。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我们在一起”——北京侨商会成立 2025年5月20日,北京侨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在北京正大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侨商联合会,市、区相关部门,部分省市侨商会,海外商协会和北京侨商会的350余名海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