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裔厨师迪希瓦:让传统口味发扬光大
中国侨网11月2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华裔厨师迪希瓦(Damian D' Silva)多年来以手工传统菜闻名。日前,他刚成为一家私人俱乐部餐馆的主厨,原本熟悉他口味的熟客,可能会觉得“他变了”。
“如果习惯我之前的重口味,确实会觉得新餐馆的味道不同。我觉得须要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让更多食客,尤其是年轻人,认识传统菜。”迪希瓦表示。他澄清,自己不是在调味或香料方面下手较轻,而是提供更多菜肴选择。除了欧亚、娘惹菜,还有一些较为中式的口味,例如蒸鱼、纸包鸡等。
据了解,迪希瓦的父亲是欧亚裔,母亲是土生华人,他在新加坡甘榜长大。迪希瓦从小就帮爷爷奶奶做菜,对他而言,新加坡传统美食包括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的家常菜。
在迪希瓦看来,自己之后推出的传统中式菜很值得尝试。比如纸包鸡,就是以他父亲所创的秘方腌制,味道恰到好处。有别于一般纸包鸡的包裹方式,迪希瓦将之裹得如“金钱袋”,好处是可锁住肉汁,可蘸蒜辣椒一起吃。
还有一道蒸鱼,鲳鱼配豆豉酱,简单的食材,美味最直接。豆豉酱赋予鲜嫩鱼肉一股咸香。另外,娘惹菜Babi Masak Assam的三层肉和排骨,口感也极佳,咸菜、罗望子等酸酸咸咸的组合,非常开胃。
迪希瓦一向不吝于分享和传承,积极培训厨房的年轻团队,希望能开启人们对传统菜的认知。他说,早期人们只有过年过节才大鱼大肉,二战时期,一些菜肴失传了。本地的饮食文化由不同种族文化相互融合而成,例如一道米暹,马来人有自己的口味,娘惹、印族,甚至华族也有自己的版本。
各族的传统菜肴各异,如此精彩,但让迪希瓦觉得可惜的是,食谱代代相传,人们的味觉和口味却没有获得“传承”。“也许这一代年轻人,在成长时期少了接触不同味道的机会,习惯了比较单一的口味,再加上新加坡这些年来受到西方文化及快餐的影响,对本区域的传统菜少了认识。”迪希瓦说。
如果想给食物添加更多辣劲,餐馆提供一个参峇辣椒拼盘,可尝试三款不同口味和辣度的辣椒,分别是青辣椒,加入番茄和青柠叶的巴拉多参峇(belado)和峇拉煎(belacan)。有食客不理解辣椒为何得另外计费,迪希瓦解释,这些都是手工制成的酱料,准备工序足以成一道菜了。
对于自己最喜欢的味道,迪希瓦的答案是“苦味”。“苦味,尤其是苦味和酸味之间的平衡。”迪希瓦说。这不是常见的选择,或许这也是他的心愿,期望人们可多尝试不同滋味。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10日在巴西贝伦开幕。当日下午,《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发布活动在大会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启幕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圆满落幕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无锡味道 世界共享LA LISTE 2025全球美食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 《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 在联合国气候变
- ・“美丽海湾 美好生活”海洋生态文明故事汇暨《中国可持
- ・大型百集访谈录《荣耀时刻》专访---向微
- ・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聚焦跨文明协作
- ・闫立金博士首创推出中医三位一体价值体系 共启人类健康
- ・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澳大利亚悉尼隆重召开
- ・大使卡里尔·哈什米为北京巴基斯坦使馆学校2025年国
- ・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
- ・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 “京侨护航”联盟在京启航——20
- ・大型百集访谈录《荣耀时刻》专访---温馨刚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