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如何巩固L型经济
要让中国经济摆脱困境,企业和民众必须重新在经济发展扮演起主要角色。
时隔数月,“权威人士”再度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论及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综合判断,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持续承压之下,经济增速也呈现出递减趋势,今年一季度,政府推出的大量稳增长政策,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回暖迹象。一季度的经济回暖暂时止住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避免了经济骤然失速导致“硬着陆”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L型区间,也为推进“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然而,对于一度的经济回暖,有人却解读为中国经济已经再次进入了上升通道,这种情绪也鼓动了最近的投机热潮,对经济稳定造成了威胁。官媒此时发声就是要抑制盲目乐观的论调,给市场注入一针清醒剂,为经济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举措让一些人认为政府会为经济“兜底”,他们仍然延续着被动依靠政策的惰性,并习惯在政策空间中寻求投机机会,官媒借权威人士之口高知这些人中国不能再依靠刺激性政策“硬撑”经济,即是对这种人的当头棒喝,也是鼓励企业和民众放弃投机心理,转变经济思维,通过创新、创业找到新的增长点。
进入L型区间后,中国经济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下滑风险仍然存在。要巩固住L型的底部,并使经济增速逐步恢复,就必须戒除对刺激性政策的依赖。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从依靠外贸驱动转为了依靠投资驱动,而政府作为最大的投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政府既是经济管理者也是最大投资者,这让企业和民众逐步失去了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当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投资效益的下滑时,政策推动的效力开始减弱,这正是今天中国经济困难的根源。
因此,要让中国经济摆脱困境,企业和民众必须重新在经济发展扮演起主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也必须回归经济管理者角色,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参与和直接控制,简政放权,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根治一些部门与民争利的问题,使市场恢复活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8日上午,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程中医传承创新研究院在东戴河新区带土移植转化中心一楼路演厅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一、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