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警察断臂后重返警队:苔花虽小 也学牡丹开
工作中的陈冰正在提取嫌疑人指纹。图据中国警察网。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赵恩泽) 六年来, 重庆警察陈冰第一次穿背心走出家门。出门前,他特地跑去问母亲能不能穿漏肩背心。闷热的街道上,陈冰的眼睛一直向两侧斜视,他在悄悄观察路人的反应。行过闹市区,心情慢慢平复,陈冰觉得自己又赢了,“我觉得一切正常”。虽然,他的右臂没了。
2004年,陈冰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毕业,同年,加入重庆警队,成为中国刑警的一员。
六年后,这名80后警察的人生被一次“现场勘查”撞出轨道,他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2010年4月8日清晨,陈冰在跟进一起变压器电房盗窃案时,因电工疏忽,不幸被1万伏高压电击中。
“我看到陈冰右手臂和手掌已经完全没有肉,露出的全部是骨头,大量的血从他裆部和胯下流出来。”倒地的陈冰想看下自己的手还在不在,现场警察邓良连忙捂住了他的眼睛,“我当了这么多年警察,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活人身上裸露出骨头的惨状。”
这一天日落后,陈冰右臂截肢,右腿永久功能障碍。
受伤了,爬出去
“他一直都那么开朗。”在同事张欣洁眼中,陈冰的内心似乎总有阳光。“从抢救室出来后,我进去看他。当时陈冰全身缠着绷带躺在床上,我忍不住哭了出来了。他给我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不要太激动,会影响别人。因为他病床旁边还有一个四岁多被烧伤的小朋友。”
“陈冰问我,你的小孩多久出生。我说,10月份,他紧接着说,还好,我半年就能康复,到时我来喝满月酒。”
住院的日子总有阴郁。面对病人痛苦的呻吟,面对病友经抢救无效而离世,直到生命尽头才恍惚出现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充斥在病房的每一个角落。
“比伤痛更难医治的是心病。我也见过他流过泪,但他那种向上的力量超乎常人。”在西南医院烧伤科护士小芬看来,陈冰是个自控力很强的病人。
“康复训练开始的时候,由于肌肉退化,他根本站不稳,就像婴儿学步一样,站一会儿都累得气喘吁吁。但他是病房里训练最刻苦的,每次都满头大汗,四五个月,陈冰已可以缓慢地行走,康复进度之快,在他这类病例中是极少见的。”
“我当时就想,这个坑爬也要爬出去。住院时间长了,容易颓废。”见面时的陈冰,头发乌黑蓬松,眼神明亮,高鼻梁,脸颊立体,阳光般的笑容凝视着每一位来访者。
80后警察有点“小清新”
喜欢莫言、路遥、柯南·道尔的陈冰在生活上有些“小清新”,出门会友时,他会穿上Adidas小白鞋、戴一顶棒球帽。谈及时下风靡全球的“杀人游戏”,他总是得意的说一句,“我是个高手”。直到此刻,你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在校期间就钻研“犯罪心理学”的职业警察。
朋友送的龙猫布偶、自己收集的棒球帽、过节时的荧光灯,陈冰的卧室绚丽又过分整洁,而且床有些硬。
“这是在警校养成的习惯,硬板床,被子要像豆腐块一样。”陈冰一边说话,一遍穿鞋。他没有系鞋带,只是用魔术贴把鞋子粘上。
陈冰的努力有时候会让人遗忘他少了右臂。在一次和同事外出办案时,他落在后面,人不见了。同事回去找,他正蹲在地上用嘴配合左手系鞋带。从那以后,陈冰会尽量买些不用系鞋带的鞋子穿。
陈冰的卧室摆放着一台笔记本,里面装着一款游戏,“魔兽世界”。
“听说电影版‘魔兽’上映了,朋友前几天还喊我去看。虽然是款游戏,但它特别讲究团队合作,强调荣誉感,跟我们工作时挺像的。“
“我是职业警察”
自考入警校起,这位80后渐渐开始懂得什么是团队纪律、什么是职业警察。“我们当时上课,都是排队、整列的进去听课,去食堂也是这样。跟普通大学区别很大,基本是半军事化,纪律感很强。”
2004年,陈冰进入重庆警队,成为一名技侦警察,“一开始觉得这是份工作,就跟其他上班的同学一样。”考验很快来临。2005年4月的一天,重庆石桥铺,一出租房内发生命案。受害人尸体腐烂在卧室床上,“到处是烂肉的味道”。“新手”陈冰并没有进入状态,一直游离在尸体附近,“回去就被师傅批了。自己也觉得挺丢人。”
重压下的迅速学习使陈冰开始进入一名职业警察的状态。5个月后,陈冰作为主要勘察人前往一起拦路抢劫杀人现场,此时,他已经学会如何与尸体作“亲密接触”。“要让尸体说话,每个细节都要细致,脖子、手部、伤痕……”回忆这次勘察,陈冰最后补充,“那是一具很新鲜的尸体,信息量比较大。”
冷静、激情,此后一直交杂在陈冰身上。
重伤后,陈冰在自己的日记写道,“2010年6月1日,周三,多少年没写日记了,没想到动笔竟然是左手……他们其实不知道,各种意外死亡我看多了,就算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会难过。”
“左手写字真别扭,难看。”
重返警队之路
2011年12月15日,陈冰重返阔别570天的工作岗位。这个决定,在当时的警队同事看来,有些不太理解。
时任重庆市北部新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政委的王勇说,“一旦回来上班,2500元的护理费就没了,工资又不增加,还要损失交通费,对个人来说并不划算。”
虽然已经可以行走,但腿部功能性障碍的陈冰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每天早上6点,天没亮,陈冰就必须出门上班。伤病让他不能长时间站立,如果到了早高峰,被人碰到,陈冰随时可能摔倒。
有一次,重庆连续几日普降大雨,在翠云轻轨站,陈冰右腿伤情复发,他忍着剧痛,一手撑伞,艰难地下阶梯,就在最后一个台阶,他再也坚持不住了,一个踉跄重重摔倒在满是雨水的水泥地上。他用仅有的左臂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咬着牙,艰难地爬起,一步一步向50米外的单位挪去。50米距离,对于常人不过几十秒,可陈冰却走了10多分钟。
在同事张欣洁眼中,陈冰对警队荣誉有一种特别严苛的自我要求。有一次,加班完后同事张欣洁开车送陈冰回家,顺便在他楼下吃饭。“点了一盘花生米,菜还没上我就开始吃花生,陈冰在旁边没动,我就说你快点吃,陈冰说你吃嘛,我不喜欢吃这个东西,后来我才发现他不是不喜欢吃,是因为他觉得他穿着警服,用左手一只手这样吃,旁边的人会觉得很不雅观。”
“神探李昌钰是我的偶像”
返回警队后,行动不便的陈冰被安排负责警务档案整理,但对前往刑侦现场的渴望从未停息。“那是我们的战场,一个不能上战场的士兵,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
2013年1月16日早上,重庆北部新区发生一起命案,由于行动不便,刑警支队领导没有安排陈冰第一时间前往事发现场勘查。当晚,陈冰的同事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同事们有些沮丧的样子,陈冰心里立即就明白了几分。
在听完同事们讲述现场勘查情况后,陈冰陷入了沉思。“走,带我去现场复勘。” 陈冰二话不说,用左手提起勘查箱就往办公室外走。“天都已经黑了,还能找到线索?” 同事们迟疑了,陈冰见大家都没动,焦急的催促道:“走撒,楞起做什么!”
案发现场是栋33层的楼房,从1楼到33楼,陈冰花了3个多小时每一层搜索着。由于陈冰右腿伤势太重,一般的站立都非常损耗体力,在勘查后期,陈冰只能用左肩膀靠着墙壁一点一点的往上挪动身体了。
走完了33层楼,没有线索,陈冰和同事又转战到地下车库,终于在地下车库的一处隐蔽墙壁上发现并提取了一枚血迹,陈冰大胆推断,如果这是嫌疑人的血迹,那么嫌疑人就是沿此通道逃跑,同时从血滴滴落的位置看,嫌疑人极有可能右手负伤。专案民警按照陈冰的这一思路,最终在地下车库的视频监控中发现了一名右手负伤的嫌疑人踪迹,并将其锁定,52小时后,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神探李昌钰是我的偶像。”这是陈冰经常说的话。
前不久,南昌发生“洗衣机绞死女童案”,就引起陈冰的关注,对此研究了半天,他说:“我仔细分析图片上女童的伤痕,确实是洗衣机绞的,并非外界传言那样。”此前还嘻嘻哈哈的陈冰,一说到案子,脸上马上露出严肃的神情。工作之余,陈冰不忘潜心钻研。他用左手逐字逐句敲出近5万字的8篇理论调研文章。他撰写的《浅谈利用三维绘图软件重建犯罪现场》一文,着重介绍了利用Sketch Up三维建模绘图软件,重建三维立体犯罪现场的步骤。有关专家评价,论文为形象化地反映犯罪环境、推断犯罪过程、揭露嫌疑人作案心理提供了简明实用的解决方法。
(责任编辑:赵恩泽)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8日上午,辽宁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与健康中国工程中医传承创新研究院在东戴河新区带土移植转化中心一楼路演厅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一、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