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入法引争议 媒体:孝心也害怕过期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自从修订草案审议通过以来,“常回家看看”入法便饱受争议,自7月1日正式施行后再次引发社会热议。
本该由道德推动的亲情与良知,如今却要依靠法律硬性强制执行,这多少让人心里不舒服。但正因为有诸多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案例在前,以法律的形式让老人享有权利,让儿女尽一份法律的义务,确属不得已而为之。
请看,7月1日该法施行当日,无锡就判决了全国首例“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案。法官当庭宣判要求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精神赡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慰藉,法律的介入只是一种手段。法院作出判决属无奈之举,重新建立良好的父母子女关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才是最终目的。
其实,对于“常回家看看”入法的争议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毕竟入法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更快提升全民尽孝的意识。因为对于儿女而言,必须要发自内心意识到尽孝的分量,意识到常回家看看的重大意义,才能将尽孝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表达,而不是凭借有限的法律法规去鞭策制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也习惯了用电话短信等快餐式地问候父母,却忘记常回家看看陪陪父母。只有回到父母身边,细心陪伴、用心观察,才能了解他们变老的痕迹,才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照顾。或许某一天,你忽然发现父母不再爱吃清脆的蔬果,却爱吃煮的烂烂的蔬菜,家里的厨房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曾经强健的父母,牙齿咬不动了,也闻不到房间里的异味,作为子女有没有一丝愧疚,其实我们已经忽略了父母太久?
曾经,我们咿呀学语时,他们不嫌脏臭、不怕麻烦,从喂奶换尿布到不眠不休照料,教会我们生存技能,保护我们快乐成长。如今,他们逐渐老去,越来越需要儿女的呵护时,我们自然有责任有义务,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陪伴、照顾他们。
尽孝,不仅需要儿女积极与及时的行动,也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通过法律的约束,满足儿女们回家尽孝的心愿,这就要求探亲假、年休假不是一纸空文,带薪休假权利需要得到落实,也许一条法规将推动一系列的发展进步。
“子欲养而亲不待”,孝心也怕长霉过期,愿以新法施行为转折点,提醒儿女们都能常回家看看,让尽孝成为超越法规之外的道德操守。(记者 葛如江 张紫赟)
(新华网 葛如江 张紫赟)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中医功法赋能儿童健康!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童医药健康产品产业分会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育健康产业分会承办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悉尼世界中医药大会期间召开!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澳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启幕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圆满落幕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无锡味道 世界共享LA LISTE 2025全球美食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中医功法赋能儿童健康!
- ・大使卡里尔·哈什米为北京巴基斯坦使馆学校2025年国
- ・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
- ・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 “京侨护航”联盟在京启航——20
- ・大型百集访谈录《荣耀时刻》专访---温馨刚
- ・挎盒子炮的宜昌二中校长——宜都故事家刘涛深情回忆外公
- ・北京老哥爱上宜都——“和平将军”张治中长孙定居中国百
- ・作家最终要靠作品说话——陈圣乐“三喜临门”用实力诠释
- ・驻日大使亲切接见话剧《音乐之家》剧组相关人员
- ・“墨润香格里拉”北京美术展 暨世界的“香格里拉”文旅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